(編輯節錄,初記於2019年9月)
「媽,我出門了。今晚晚回。」我出門前裝著漠不關心地拋下了一句。「隨便你,但你今晚回來時要和我好好討論清楚。」我媽回覆著,言語間透露出心中的不悅。我只在心中嘆了一口氣,頭也不回直接出門。我約了同學去攝影,總不能因此遲到吧。
我們相約在地鐵月台等候。湊巧同時到埗,有默契地直接走入車廂。沿途車廂的顯示屏不斷重複著前幾日的新聞,雖然都是同一件事的新聞……「記者會中指出當晚並無任何死亡」「示威者昨夜集結於站內……」,再望望手機,社交媒體上盡是社會新聞,難得才找到些消閒帖子。對於正前往旅遊景點的我來說,真的一點旅遊的感覺都沒有。
隨後我們乘坐巴士上山,車內乘客不少,幾乎都是外地遊客。雖然的確沒多少人閒得平日也會到太平山,但這比例也太誇張了吧…在心裡默默驚訝,而且……「而且也很少內地遊客呢。」同學似是讀到我思考的問題,替我說了出來。「對呢,可能是近期的事件影響吧。不過也好吧,至少減少了一批阻礙鏡頭的人。」「但是會令收入降低吧,畢竟少了那麼多旅客……」我們漸漸開始閒聊,但無不都是像維園阿伯般不斷感嘆政局不穩、社會不安、政客無能……反正根本沒有我們可以改變到的事。
下了車,穿過水淨鵝飛的山頂廣場,我和同學走進環山一周的盧吉道。小路只有二、三個人並排走的闊度,兩旁全是茂密的樹林,近山頂一邊樹的樹冠擋住了太陽的熱線,只透出一束束微光,經空氣的反射映入眼簾。因此最終可從炎熱的都市中脫離,享受一下自然的涼風。
一路走著走著,我們在一處比較少樹蔭的位置停下腳步。為了令相機的視野更廣闊,我們選擇在這裡設置相機架,靜候黑夜的到來。
雖然距離黃昏還有一段時間,但山下都市的氣勢和壓迫感仍衝著我來,令我不禁驚嘆。先是有中環半山區密密麻麻的樓宇,每座也不盡相同。有的鶴立雞群般在一堆舊樓中露出面來,有時卻可在幾棟新式單幢樓宇中發現凹下去的位置藏著被年月沖洗過的痕跡。不過,這些都不及象徵香港繁榮的地標搶鏡。劍鋒般的中銀大廈、紅色的雙子信德中心,還有一堆根本連名字也記不住、外觀獨特的商業大廈。遊客的鏡頭總會被它們搶去吧,哪會注意到像生長在磚頭縫隙中的小草般,仍然絕處逢生的港式唐樓?眾人只會繼續望向對岸的貨櫃碼頭、星光大道,被色彩艷麗的九展和MegaBox奪去目光,不會留意到隱在其中,外表跟不上時代的建築,看似水火不容,卻完美融合在城市的風貌中。
時間流逝,夜幕降臨。山下任何的建築都紛紛褪掉牆上的裝潢,換來的是滿目燈光,訴說著這城市的活力。與下午不同,各種不同的建築風格都被黑夜混和在一起,不見了蹤影。壓迫感亦蕩然無存,只剩下寂靜。燈光仍不斷閃爍,告訴你山下的嘈吵,但那距離阻隔了聲音的流動。在寂靜間,只聽見自己的心聲。我深深吸了一大口氣,閉上雙眼,自己有多久沒有享受過此般寧靜?每日每日新聞重覆播著類似的衝突畫面,每次的閒聊內容也總會繞到時事上,就算在家中,次次討論這種事也沒有結果,反正都是吵架收場。睜開眼睛,長夜中閃爍的燈光盛載著每個人的心意,在此地中,深愛此地。但單憑這又能做到些甚麼嗎?「無能為力」ーー我腦海中只剩下這個詞語。
我又吸了一口氣,清空自己的腦袋。在這山上,沒有人可以打擾這份寂靜,只剩下自己的思想流動。或者暫時逃避社會的煩囂,讓心靈沉澱一下,傾聽自己的內心,確立自己的思想,才可在混亂的湧流中,逃避自己的無力感,繼續保持自我。
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Vras3URJy
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Cv3k14viw
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bt1ijrW3H
後記:
此篇原本為校內作文練習,但這篇難得地好得被老師當面稱讚到差點成為範文加上過於抒發當時自己對時事的感受,令此篇成為對自己頗有意義的一篇。
事隔六年,自己的人生也有或好或壞的重大轉變。
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7sxHQoNQq
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Zlxc2QPRN